通過遵守以下 “10 誡”,您不僅能顯著減少木柴燃燒產生的污染物排放,還能最大化提升每根木柴的熱量利用率,讓壁爐使用更高效、更環保。
1. 拒絕過時技術,選擇清潔燃燒款
隨著壁爐技術的持續迭代與研發,如今的清潔燃燒壁爐性能遠勝十多年前的舊款。加之歐洲各國對壁爐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日益嚴格,當前主流壁爐的未燃燒組分排放量已大幅降低 50%-80%,燃燒效率更是最高可達 85% 左右,能兼顧取暖需求與環保標準。
2. 購買前,先明確三大核心需求
選購壁爐時,需提前確認三項關鍵信息,這直接決定后續使用的舒適度:一是家庭實際供暖需求(以千瓦 kW 為單位),確保熱量匹配空間大小;二是住宅建筑結構,判斷壁爐安裝適配性;三是煙囪安裝方案,保障排煙順暢。三者缺一不可,需綜合考量。
3. 嚴禁使用木柴以外的可燃物
燃木壁爐的設計與燃燒系統均針對木柴優化,若使用其他類型可燃物(如塑料、紙張、油漆木材等),不僅難以控制燃燒過程,輕則導致污染物排放量驟增,重則可能引發爐膛過熱、煙囪起火等安全隱患,務必嚴格規避。
4. 掌握高效環保的點火技巧
正確點火是高效燃燒的第一步:先將大塊木柴鋪在底層,小塊木柴疊放上層,按 “井” 字型水平堆疊,建議堆碼 4 層及以上,且木柴不可接觸爐壁或玻璃窗。隨后放入助燃物(如木蠟絲、復合蠟、酒精塊等),一切準備就緒后,從頂部點火。這種方式能避免木柴堆同時起火導致的悶燒問題,頂部燃燒產生的高溫氣流還能快速讓煙囪形成抽力,確保燃燒開局最佳,火焰會逐步向下蔓延,直至底層木柴完全燃燒。
5. 點火階段,精準調節空氣供應
點火時的空氣調節至關重要:剛點火時,煙囪尚未充分預熱,抽力不足,此時需將爐門虛掩,保證充足空氣進入,直至點火木柴完全燃燒后再關閉爐門。
爐門關閉后,空氣供應由風門控制,初始應保持風門最大開度,確保空氣充足;待煙囪抽力足夠強(可通過觀察火焰狀態判斷,火焰穩定向上即為抽力良好),再根據所需供暖強度減小風門開度,平衡熱量輸出與燃燒效率。
6. 任何時候,都不可完全關閉空氣供應
壁爐升溫后,若保持定期添加少量木柴維持燃燒,通常無需頻繁調節空氣供應。部分用戶在房間過熱時,會選擇關閉風門來降低熱量輸出,這種做法極不可取 —— 缺乏充足空氣時,爐膛會進入不完全燃燒狀態,揮發性化合物排放量會急劇飆升,既不環保也影響壁爐壽命。
正確操作是:通過減少單次加柴量、延長加柴間隔時間,來緩慢調節室內溫度,避免極端操作。
7. 科學控制木材用量與添加方式
每次僅添加一根木柴,采用水平放置方式,將其放在熾熱的余燼上,且最好位于爐膛中間,確保木柴不接觸爐壁和玻璃窗,避免局部過熱損壞部件。具體加柴間隔需根據木柴大小(大塊木柴燃燒時間更長)和所需熱量強度靈活調整,以維持穩定火勢為宜。
8. 需離開時,讓木材自然燃燒熄滅
若需臨時離開房屋,而壁爐內仍有木柴燃燒,無需過度處理:只需關好爐門、打開風門,確認壁爐周圍 “可燃間距內無任何可燃物”(如窗簾、地毯、家具等),讓木柴自行燃燒至熄滅即可。嚴禁采用潑水、關閉風門等方式強制滅火,前者可能導致爐膛驟冷開裂,后者會引發不完全燃燒產生大量有害氣體。
9. 定期維護,保障高效安全運行
壁爐作為高溫取暖設備,部分部件(如爐門密封條、爐膛保溫磚)屬于消耗件,需通過定期維護確保燃燒效率與使用安全。
建議每年入冬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:查看爐門密封條是否老化漏氣(若密封不嚴會導致熱量流失)、爐膛保溫磚是否出現粉化脫落(影響保溫效果)、煙囪是否存在堵塞(需及時清掃,避免排煙不暢引發危險)。
10. 核心前提:使用合格干燥木柴
“好壁爐需配好木柴”,想要壁爐發揮最佳性能,需使用符合標準的木柴:含水量低于 20%、不含油脂。常見適配木柴包括櫟木、樺木、刺槐、棗樹、蘋果木、櫸木等,這類木材燃燒充分、熱量高。若采用自然風干方式,木柴需在通風干燥環境下晾曬 12 個月及以上,確保水分達標(可通過專業測濕儀檢測含水量)。